医学技术学院全体学工开展线上关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讨论

作者:发布时间:2020-04-17浏览次数:0

    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大学生的爱国教育放在第一位,爱国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大学生群体的运行轨迹,更是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为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学习郑邦山厅长讲话精神,把疫情、把灾难变成最好的教材,4月14日医学技术学院全体学工人员围绕“如何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了主题研讨,学工办主任、团总支书记李笑雯,专职辅导员刘公义、宋洋洋、何思源参会,会后大家将感言整理成文字形式在微信群中分享,为进一步把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做透做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国家以及不同国家的不同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国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更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做忠诚的爱国者。我们要将疫情防控作为教育的重要契机,对学生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李笑雯


    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上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学懂悟透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在理论知识扎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去教育引导学生。立好风向之标,才有益于学生。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获取沟通的路径不断拓宽,学习的方式也不断变化,要不断深化巩固网络教育引导的阵地,守的稳、站的住、立的根,加强爱国主义的正确引导,使学生明大礼、懂大局,深爱祖国和人民,心系祖国发展,明确国、家、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保证国家安全,就是保证人民的安全。

——刘公义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知国才能爱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以此激励大学生珍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相信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途径很多。如结合班校会进行国情教育,利用广播、宣传橱窗等,结合新冠疫情祖国的付出,深刻理解祖国的伟大。
2、爱国才能报国。爱祖国是指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荣辱兴衰,并随时准备为祖国的事业而献身的一种崇高而炽烈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我国近代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愤图强的精神。
3、报效祖国。知祖国、爱祖国的发展,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的具体要求。热爱祖国主要体现在是否有报国之志、报国之才和报国之行。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去育才、导行。育才,即培养大学生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科学本领。当前,要把祖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就必须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成为祖国各方面的有用人才。导行,即引导大学生将报国之志付诸行动,把报国之才献给祖国。导行不能光说不做,要引导大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为国出力”的实践活动,使他们从小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要教育他们一切行动都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不做有损人格、国格的事情,并敢于和有损国格的事情做斗争。

——宋洋洋


1、充分体现并赞扬学生群体在抗击疫情的担当作为。要大力选树宣传在疫情防控一线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注重发挥演说,生动讲述英雄故事、励志故事、担当故事、暖心故事、育人故事、青春故事。
2、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要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为抓手,以师德师风为抓手,积极动员师生共同掀起“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教育的热潮,教育引导党员、团员青年们积极向在疫情一线奋战的逆行者学习,树立热爱祖国、崇尚英雄的观念,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的强大正能量。
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体师生要更加重视形势政策的教育,引导本院青年深刻认识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鼓励更多优秀的学生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4、加强意识形态教育。要积极举办线上“抵制谣言”座谈会等,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自觉抵制一切不良信息和错误言论,教育引导学生理性爱国,坚决抵制别有用心势力的煽动和诱惑。

——何思源

上一篇:下一篇: